已经习惯了妈妈的无穷无尽的不喜欢有逃不出去的家长里短,漫长的几乎永远看不到终点的烦恼忧愁,实实在在的辛酸磨难,所以,有时候我自己都快忘记了我妈还有阳光的那一面。
年后一天,妈在收拾东西,小图在玩,我在看书,看到一段故事,那一段古文很有趣,用白话文说也好懂,就说给我妈听,是说有一个国王问孔子,古时候有一个圣人只有一只脚是不是?孔子说,不是,那是因为那位贤人太能干了,所以当时人感慨:有这样一个人足以。后来流传呀流传呀,就变成了那个人只有一只脚。
妈果然笑起来,说,可见流言不能相信。
然后说,你有没有听过另一个故事,我们乡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地方,说这个地方是:前台后宫,五里长洞,一百单三间庙,柏树摩天,摩得天刺啦刺啦响,一天磨下来四两柏树漠子。
传的方圆多少里都知道,谁听见谁打听,说那里有这等壮观的所在怎么赶集呀什么的都没有见过,后来去看,实际情况是,这个庄子连个名字都不知道,前面有个庄子叫做莲花台,后面有个村子叫做万花宫,这就是前台后宫,至于一百单单三见面,绝对不是103间庙宇,而是一棵柏树加三间庙,也不是摩的得天刺啦刺啦,是磨得碑刺啦刺啦。
民间有这么鲜活的故事和先哲一般得书里说着相同又想通的道理。
我是觉得很惊奇。
但更让我觉得去惊奇的是原来我妈妈还知道这样生动活泼的故事,而且可以笑着说出来,说的那么有意思。
我看着难得展颜的老妈,想着,如果不是一世的苦难,她应该是比我还要有情趣的吧。
妈妈原来是一个很有意思得人,也有过很多很有意思的日子,日子里也有很多趣事,还有很多我一直都不知道。比如,一次,我说:小图这样小,看电视难道能够懂。然后我妈说,大概也会懂一点,然后跟我说起来姥姥姥爷都不识字,戏文一样喜欢听,然后说起来我姨姥姥是怎样哄着她去看戏,然后说起来我姨姥姥是怎样的戏迷,说但凡有戏听,不论多远,不论天怎样黑,人怎样累,一定要去,一次月黑风高,天又冷,大家都不去,她也去,结果中间转回来,我姥姥说:你回来做什么?说:我想回来吗?我掉在河里了。然后我外婆生气,数落她,不让她再去,但是姨姥姥根本不管,她说落她的,这边扒我姥姥的衣服,找到棉袄棉裤换上,因为不够高又驼背,就把裤腿挽起来,继续跑出去看戏,简直比现在的追星族还要疯狂。
还有一天,我翻书翻到古文版的的叶公好龙,吃惊:原来不是:
钩一些龙,凿一些龙,而是:钩以写龙,凿以写龙。我妈在旁边说,是呀,然后竟然把这一段话几乎一字不错的背诵了出来: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除了“窥头于牖,施尾于堂”,这几个字,其他一个字都不错,问她,说是小学时候的课文。
我如今已经没有办法想起来那个在学校里读者这一段文字,背诵这一段寓言的小姑娘是怎样的样子,也不忍心问她那时候是不是像很多少女一样做过玫瑰色的梦,是不是也相信过她的努力会改变命运,有没有想过她的认真和好学可以把我外公外婆从那个小院子里接走,送她们一个安康的晚年,而不是像后来看着她奔波为难。
她是有多少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日子被风风火火的种地和收麦子,和跟我爸因为这样的事情生气,嫌他不能帮忙又越帮越忙占掉了,又有多少是因为忧心我弟弟的婚事和小弟的工作一天忧心念念化成了唠叨,又有多少化成了闷气。
我已经不想再去感慨什么,只是好喜欢那个肯跟我说乡村故事的老妈,跟我说童年的时候我外婆跟我姨姥姥趣事笑的很舒心的样子。
我很喜欢给图图讲故事的我妈,那样耐心,还有慈爱。
我现在的愿望,单纯到只是希望这样的日子,多一些,再多一些,且没有人和事打扰。
然后我也可以有空,打捞一些她的那些开心的有趣的带着光彩的日子。
评论